海口月子中心:新生儿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2-02-17 11:35作者:妈宝荟月子中心来源:月子中心
文章附图

TB2yxW3hFXXXXciXXXXXXXXXXXX_!!693424247.jpg

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。月子中心小提示,常于出生后2周发生,主要见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。以胃肠道缺血性坏死,并发肠穿孔为主要临床特征,死亡率高。

1.病因:病因尚未明确。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缺氧、早产或低体重儿、肠道粘膜完整性差和功能失调、牛奶的选择及喂养方式,细菌感染也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。其中,高渗透压的牛奶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2.临床表现:在大多数早产儿中,开始进行肠道喂养以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于第2~3周发病。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,腹胀为最常见的腹部体征。当肠坏死或穿孔时,腹壁可红肿、发硬,其他主要症状有胃液潴留、呕吐、腹泻、便血、休克等。

3.治疗、保健及处理:

(1)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。

(2)禁食,停止肠道喂养,行胃肠减压术。

(3)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。

(4)给予患儿镇静镇痛制剂,以减少应激。

(5)行全胃肠外营养:进行静脉营养,输血以保持血红蛋白的稳定,保持水电解质平衡。

(6)密切观察生命体征,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。

(7)隔离性措施:予保护性隔离,医务人员勤洗手,以防交叉感染。

(8)给予乳酸杆菌,以使其有良好的菌落生长。

(9)如出现穿孔、肿块或内科治疗无效后,需行手术治疗。

4.预防及健康教育:

(1)坚持母乳喂养。

(2)如需肠道喂养时,采用最少肠道喂养,持续天后再增加喂养量,避免高渗喂养。

(3)避免围生期室息。